武漢產品設計專家講到:由于社會大眾對于設計認識的扭曲,導致了金融危機下的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就業雪上加霜。這就大大打擊與傷害了工業設計專業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其實在中國制造業當前最需要的是什么人才?那就是能夠促使其產業進行升級的人才,也就是說能為產品創造高附加價值的人才。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工業設計的人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不斷的進步,市場競爭的進入,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于是單一的功能性產品就很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怎么辦?這些產品使用呢是可以使用,但是總是不能給人帶來使用的愉悅。于是在德國有個年輕人就開始思考,這個年輕人叫包豪斯,他想,是不是可以給這些產品進行再設計,以至于可以讓我們使用的更加愉悅,于是工業設計就出現了。后來美國人發現德國的產品看著怎么這么舒服,于是他們也開始研究,美國人很聰明。全世界最瘋狂的人,最神經質的人都堆積在美國,什么恐怖分子啊,什么邪教頭目啊等等。聰明的美國人他們研究發現這個確實是個好東西,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好方法,于是就趕緊給工業設計下個定義。
武漢產品設計設計師說:我們的產品不好看,老外的產品好看,聽說他的好看是因為這個工業設計。于是學校就開始跟企業侃工業設計多么多么重要,你看這個日本、韓國、國外的產品多么多么漂亮,人機使用怎么怎么合理,這些是因為工業設計。 企業老總聽了感覺不錯,于是就讓高校開始搞,一搞發現不對,這個東西圖上看看是比較好看,但是我的公司沒有辦法做出來。于是企業很無奈,就找高校商量說,我給你一個標準與要求,你在這個范圍與要求內幫我設計的漂亮一點。就這樣企業慢慢理解了工業設計原來是干外觀造型設計的,這個東西不錯,我只要把產品外面的殼一換就一個新產品出來了。
幾個輪回下來,高校培養的一部分學生也踏上社會了,由于在學校里幫老師打過工,做過廉價勞動力。毛主席說了,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也想自己做回老板,就這樣買幾臺電腦就開始找企業游說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終于認識了這個工業設計原來就是個外觀造型設計,既然是個外觀造型設計,那你們怎么可以要那么多錢。我開一付模具才1、2萬塊錢,你就畫幾張效果圖也要這么多的錢,不行,太貴了,于是大家開始降價。降到最后就出現了東莞的設計超市了,你需要手機方案我這里有,你過來挑,挑上了付錢,于是設計就成為了地攤貨的行為。廣告語我都給想好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里有50多個方案,歡迎前來走走看看,隨便挑選,3000塊錢一個,每個三千塊錢”。各位,這個就是工業設計史,聽的有意思吧,從歷史講到了2009年。所以講課要是都像這樣講故事的話呢,我想大家就都很喜歡聽了。
歐美、日本、韓國的工業設計發展的好那是有前提條件的,工業設計能真正實現的基礎保障不是外觀造型設計而是技術研發實力與技術實現能力。如果我們企業的技術實力不成熟,那么此時外觀設計的再漂亮也只不過是花架子一個。如果一個企業的技術不成熟,此時外觀造型設計的越漂亮,市場影響力越大,伴隨著就是這家企業死的也就越快越。
武漢產品設計告訴您在設計進入這種惡性發展階段后,高校的學者感到了痛苦與壓力,于是就開始大喊你們都搞錯了,工業設計不是外觀造型。那怎么來說工業設計的重要呢?找來找去終于發現了企業開始重視MBA,而MBA在前幾年一直談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企業戰略。很多企業受到企業管理思想的影響,于是也紛紛開始思考企業戰略,重視企業戰略。于是工業設計的學者終于看到了一個新的機會來了,結合企業所重視的戰略問題開始說工業設計是企業戰略問題。結果喊了喊發現還是沒有什么人理,正在為工業設計絕望的時候,此時金融危機來了,于是學者又發現機會來了。開始喊金融危機的到來伴隨著工業設計春天的到來,工業設計是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
結果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工業設計的春天來了,工業設計公司紛紛倒下去了,特別是在寧波08年上半年的時候搞的波濤兇涌,結果08年年底大量的設計公司就被別人收購了,難道這就是工業設計的春天嗎?看來這個春天很寒冷。
不要隨意去辦設計公司。在現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國家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就大力鼓勵大學生去創業,很多設計專業的學生也意氣風發搬幾臺電腦,租個地方,找幾個同學或者學生開始做設計。告訴大家,中國的工業設計公司中80%是不成熟的,優質的只有不到10%,這個是當前中國工業設計公司的本質。但是我們看到現象是什么呢?我們看到現象是這些工業設計公司都很牛,那些網站做的都很炫。上面的業務內容都寫的大的不得了,從產品規劃、市場調研、產品策劃到產品設計、結構設計、模具制造、批量生產,最后就是組裝與包裝應有盡有,就差一把這個產品在銷售掉了。如果真的是這么厲害的話,那這家設計公司應該自己開發個產品,然后去銷售不就OK了嘛,何必在那里那么辛苦的找企業要設計項目,還要看企業的臉色。
那么如果你們創業的話呢,基本只能創辦三線或者三線以下的小設計公司,因為你們第一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第二沒有實際經驗,第三沒有好的設計團隊,第四沒有品牌知名度,第五沒有資源。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們要辦設計公司是很有壓力的,給你計算一筆費用,公司注冊、網站建設、房屋租金、房屋裝修、網絡費用、網絡推廣,以你單干為例,不計較員工工資,公司從董事長到清潔工人都是你一個人獨擋,此時大概需要花費的費用在5-10萬。如果你運氣比較好,每個月都有一個項目,而且每個項目都在1萬左右,那么就是12萬。按照行規,這樣的設計公司通常只能拿到30%的預付款,其余款項基本很難拿到,因為你做的設計基本不行,那么此時的收入就是3.6萬。各位,你忙了一年,如果按投入5萬計算的話,最后是賺到了-1.4萬,如果沒有新的資金注入,來年只能關門大吉。所以我對各位是不支持也不贊成學生畢業就創業辦設計公司,不僅僅是資金的問題,而是自身發展的問題,因為我的設計教育本身就是脫離了制造業的教育。所以我們很多同學幾乎是不了解中國制造業的情況,以及企業到底需要怎么樣的設計與如何做設計。沒有在企業系統的進行鍛煉,因此也就沒有系統的企業運作的概念,此時盲目創業就會使得你走很多彎路。




